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工作高度重视。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市河南街道马鞍山村考察时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在河北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在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三次考察、三句话,这是总书记对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的定性表述,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产业持续、健康、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202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2023年3月10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乡村振兴要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足以表明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性。
农村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发展乡村产业,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乡村资源、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优势为依托,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
一、乡村产业主要内容
1.现代特色农业
农业是乡村产业的主体,发展乡村产业,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因此,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各地的实际发展特色农业,把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使之成为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途径。
2.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从世界范围看,农村地区分工分业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些国家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催生出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促进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据有关资料,美国农民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多,而相关农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却占总人口的17%-20%。我国有2亿多农户,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约50岁,60岁以上的比例超过24%。
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必须适应这种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资供应、技术推广、农机作业、疫病防治、金融保险、产品分级、储存和运销等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为千家万户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3.农村生活性服务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无论农村人口还是城市人口对农村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都会显著上升。从农村看,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失能和患病老人的照料护理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在2022年就超过11%,比城镇高2.3个百分点。2022年农村留守老人数量高达一亿余人, 2016年全国留守儿童还有902万人,纺锤形人口结构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将来,城镇化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后,农村仍会有几亿人居住生活。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生活观念和方式的不断变化,农村的养老托幼产业、物品维修产业、批发零售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生活性服务业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从城市人口看,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会吸引大量的城里人回归农村养老、康养、休闲、旅游,这为农村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乡村传统特色产业
我国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多彩的民族,培育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产业,比如竹编、蜡染、剪纸、木雕、石刻、银饰、民族服饰等传统的手工业,再比如卤制品、酱制品、豆制品以及腊肉腊肠、火腿等传统的食品加工业,这些传统土特产品,地域特色浓厚,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有独特的产业价值。因此,要把这些产品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乡土制造”的魅力和效益,这不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特色化的市场需求,培育形成地方的乡村土特产业,而且能够保护传统技艺、传承民族文化。
5.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产业,行业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增长极。但是,从总体上看,行业大而不强,增长方式粗放,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农产品产地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大量农产品产后腐烂变质,不仅滋生蚊蝇、污染环境,甚至还有个别不法经营者用霉变的农产品加工成食品或饲料,成为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大隐患。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食物消费理念的转变,人们一日三餐的主食消费方式正在从家庭自制为主向大量依赖社会化供应转变。据典型调查,城镇居民约70%、农村居民约40%的谷物类主食依赖于市场采购。而我国目前主食产品的工业化水平极低,大量主食产品依赖小作坊、小摊贩为主生产和供应,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难以保障,加快主食工业化发展成为一项紧迫的民生工程。
同时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的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因此,各地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积极发展适合本地产业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就业链和效益链,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
6.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连接城乡要素资源、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天然属性,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具备条件的地区应该稳步推进。但是,目前各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性很高,遍地开花、盲目发展的势头较猛,同质化的问题突出,恶性竞争、亏本经营的不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需要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基本条件,需要搞清楚你的市场需求和目标群体,需要有创意的设计和巧妙地营销。因此,各地在发展中要认真研究,理性选择。
7.乡村建筑业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为农村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持久的动力。但是,目前乡村建筑业无组织、无标准、无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要重视发展农村建筑业,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建筑业管理标准,加强农村建筑施工队资质管理,规范农村建筑市场,培育产业大军,树立建筑品牌。
8.乡村环保产业
我国每年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高达几十亿吨,目前有相当比例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成为农村的重要污染源。此外,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也很突出。去年国家发布了全国农村环境整治“十三五”规划,启动了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计划,农村环保产业越来越成为投资的亮点。
9.乡村文化产业
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精神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缺位,农民对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支持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小品等形式,发扬好传统,传播正能量,丰富农民精神世界,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二、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乡村要想振兴,产业必先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1.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我省是农业大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国平均高很多。农村发展,根基在产业发展,核心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村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乡村产业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
2.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发展产业不仅是农民增收、实现脱贫的现实基础,而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长效措施。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也要看到,有些地方脱贫的根基还不牢固,主要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还面临短板制约,外部环境和市场形势变化也给脱贫产业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当前,要加强对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后续扶持,培育产业自身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创新产业业态和经营模式,提升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3.产业振兴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农业农村依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扩大内需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农村有着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仅可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而且可以实现农业与工业良性循环、互促发展。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把乡村生产有机融入现代产业体系,让广大农民深度融入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有助于活跃农村市场,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更好拉动城乡经济发展。
4.产业振兴是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农业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比较效益低、竞争力弱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利于全面提升农业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5.产业振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三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增进农民福祉。产业振兴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链各环节分工和价值增值,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还能吸引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三、现阶段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发展总体状况是非常乐观的,在国家有意识地引导资金和人才向农村产业的倾斜的带动下,一大批优秀的农村产业带头人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群众增产增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性问题是乡村振兴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难题之一。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仍然是传统农业,主要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仍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耕地面积,而且大多数农村地区还过度依赖单一农产品。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农村经济对气候和市场波动敏感。在自然灾害如旱涝、病虫害等发生时,过于依赖单一农产品的农村地区更容易遭受经济损失。市场波动也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农民的收入不稳定。二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性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潜力。发展多元化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农村,减轻城市的人口压力。
2.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是另一个严重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问题。农村地区的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这限制了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道路交通问题制约了农村产品的流通。很多农村地区的道路质量差,交通不便,导致农产品难以运送到市场。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也降低了农产品的竞争力。电力供应不稳定,影响了农村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常年面临电力短缺问题,这对农村企业的正常运营构成威胁。
3.农村人才流失
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加大了农村企业的用工成本,有些企业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生产。劳动力短缺还限制了农村地区的产业多元化和现代化。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老龄化。许多农村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这加大了社会养老压力。
4.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些农产品因质量问题无法进入市场,或者在市场上的价格较低,导致农民的收入下降。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危害消费者的健康。食品安全问题会导致食品中毒事件,危害公众的健康,损害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
5.融资难题
融资问题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信贷市场不发达,很多农村企业难以获得融资。农村企业往往缺乏抵押品,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银行对农村企业的风险认识较高,对于提供融资比较谨慎。许多农村企业缺乏融资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不知道如何准备融资申请,也不了解融资渠道。
6.农村产业缺乏创新
创新问题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农村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只是简单地模仿已有的产品和业务模式,缺乏竞争力。农村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他们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导致产品陈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农村企业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文化和创新教育,限制了农村产业的创新发展。
7.市场营销问题
农村地区的市场营销能力较弱,缺乏市场信息和渠道。农村企业往往不了解市场需求,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动态。这导致产品推广和销售困难。农村企业缺乏市场渠道,难以将产品推向更广泛的市场。他们需要更多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的支持。
8.支持政策执行不到位
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农村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一些政策制定和执行不到位。一些政策缺乏执行力度,难以真正惠及农村产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村企业难以享受到政策的好处。政策制定往往不够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农村地区的需求。不同地区的农村产业存在差异,政策应更具差异化。
9.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地方存在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损害了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农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这损害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政府需要加强环保政策和监管,鼓励绿色生产。
四、农村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党和国家已经制定了许多措施来解决问题,笔者综合已经出台的政策及在执行政策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1.多元化发展
为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农村地区的多元化产业发展。这包括: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以吸引投资者和企业进入农村地区,开展多元化产业。支持农村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提高其竞争力。鼓励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强农村旅游业的推广,将美丽的农村风光和农村文化纳入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农村旅游的吸引力。
2.基础设施改善
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道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优先支持交通要道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合作开展公私伙伴关系项目,加速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3.建立吸收和留住人才机制
为吸收和留住农村人才,政府和农村地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就业机会,鼓励农村企业吸纳本地居民就业,提高农村人才的留存率。提供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增加农村人才的福利待遇。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或工作。
4.提高监管质量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溯源体系,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激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种植方式,降低农产品的化肥和农药残留。提高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强化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
5.金融支持
为解决融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设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农村企业和农民贷款和信用担保服务。鼓励农村合作社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帮助农民获得融资支持。推动互联网金融进农村,提供线上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6.创新培训
为提高农村产业的创新能力,政府和农村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创新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市场营销培训、创业培训等,帮助农村企业家提高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创新成果,鼓励创新投入。
7.市场推广
为提高农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设立市场信息中心,为农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推广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鼓励农村企业积极寻找市场合作伙伴,建立销售网络,扩大销售渠道。支持农村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和交流活动,提高其市场推广能力。
8.政策完善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为农村产业的发展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同时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能够切实落实到位。这包括: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农村企业的税负,鼓励其投资和发展。制定更加灵活的用地政策,降低土地使用成本,鼓励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支持农村产业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农村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和创新奖励。
9.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监管,鼓励农村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这包括:加强对农村企业的环保监管,推动绿色生产和资源节约型生产。鼓励农村企业开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建立农村产业生态环境考核机制,奖惩分明,促使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综上所述,由于农村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地培养一批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方面持续、健康、绿色发展的产业发展带头企业和个人,并且不断挖掘和培育,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一定能极大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快速发展。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唯有提高认识,开阔思路,夯实举措,严格管理,扎实工作,方能更好地破解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确保到农村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文婷陈丽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思考[J]. 《农业经济》,2022.
[2]张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产业发展思考——以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例[J].《品牌研究》,2020.
[3]沈德林,张芸,李建伟.持续推进贵州生态家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J].《贵州畜牧兽医》,2020.
[4]余海霞,朱兴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以颗砂贡米为例[J].《山西农经》,2022.
[5]曹雨.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
[6]宛诗平.“乡村振兴战略”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J].《奋斗》,2018.
[7]董静亚,宋洋, 汪晓云.乡村振兴中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种子世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