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丘是殷商之源,是商人,商部落,先商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商丘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殷商时期遗迹,许多著名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因此,讲述好商丘故事,重述昔日历史典故,挖掘历史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开创商丘文化辉煌意义重大。
一、桑林祷雨的故事
夏邑桑堌集,又名桑固集,位于商丘古城东约五十公里,商丘夏邑县西南十二公里处的小白河南岸。商丘夏邑是中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黄河文化最早发源地。其境内有清凉山,三里故堆,崇光寺等历史遗址,记录了当时先民们辉煌而灿烂的历史。夏邑是夏朝中期的主要都城,夏商时代夏邑属虞舜之后的虞国,秦置栗县,周朝属宋国,汉朝属梁国,北魏时称“下邑”,金末取“华夏之邑”之意,改称“夏邑”,相沿至今。
此外,夏邑还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孔子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至今,在县城北6公里处建有“孔子还乡祠”。
据传夏邑乃是上古帝王栗陆氏所居之地。栗陆氏承袭庖牺氏(又称伏羲氏)之号,属于东方风姓部族。上古时期,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沼泽棋布,栗林茂密,《庄子,盗跖》就曾说: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因栗果香甜可口,又易于储藏。尤其严冬时节,栗地栗林遍野,犹如一个天然粮仓。栗地的先民在这里依栗林而居,相依为生 “构林为巢”,靠栗果为食,生存繁衍,所以,夏邑就被称之栗地,栗城。
据说上古时期,夏邑县桑堌集是一片桑林,林中有大桑树一棵,其枝繁叶茂,参天而立,状若华盖,独秀林中,有人说此树乃天地之精华所聚,是该地灵气之所在,故称该地为桑林,亦曰桑林社。
夏朝末年,夏桀荒淫无道,其骄奢淫逸,专政残暴。整日不理朝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国势渐渐滑入下坡,民心涣散,怨声哀道,其属下各部落不满其统治,纷纷起来反抗。
商汤借此机会讨伐夏桀,兴正义之师灭掉夏朝,史称汤武革命。灭掉夏朝后,商汤乃“践天子位”成为开国之君,定都于南亳(故址在今商丘东南虞城谷熟集一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商朝建立后,商汤广施仁政,深得民心,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国力得到迅速发展,商朝国势逐渐强盛起来,而“桑林祷雨”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说:“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有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磿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
《书传》中也提到这一故事:“汤伐桀之后,大旱七年。史卜曰:‘当以人为祷。’汤乃剪发断爪,自以为牲,而祷于桑林之社,而雨大至,方数千里。”
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同样也有记载:“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翦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然,即降大雨。”
总而言之,商汤“桑林祷雨”的历史典故在很多古代史书典籍当中都有记载,详细归纳总结如下。
商汤建立商朝后,励精图治,一反夏桀之道而行之,行王道施仁政,减赋免税,宽怀为本,休养生息,民众乐从之。然而天公不作美,历经数年的大旱不雨,禾苗枯焦,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让普通民众苦不堪言。
商汤见此情况心急如焚,命人在桑林旁筑一祭台,汤王率众臣跪于台上,祷天求雨。数日,仍不见雨至。大祭司占卜以后说需要人作为贡品祭天,成汤说我祭天求雨就是为了万民,岂能用民祭祀之?
商汤认为老天怪其心不诚,便命人在台上堆滿柴薪,祭盆中燃烧熊熊烈火,汤王自扮为祭天的牺牲品,剪其发,缚其手,负自茅,昂然步上柴堆,跪天祷告:“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勿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天神鬼伤民之命!”说罢置身于正在燃烧的烈火之中,面色赤红,身如铁铸。众百姓见状,一齐跪地哭求:“苍天啊,快下雨吧,救救贤德的君王。”正在万分紧急之际,突然天空浓云密布,大雨倾盆而至,浇灭了烈火,旱象解除了,汤王也得救了。桑林里的众位大臣和百姓们欢欣鼓舞,一片欢呼,兴高采烈地围着商汤在雨中载歌载舞,庆祝商汤御驾亲祭祷雨的成功,为商朝大地解除了连年的旱灾,也拯救下了天下苍生。后来,百姓纷纷都说,商汤以其勇于献身的仁德精神感动了上天,这就是“桑林祷雨”的历史故事。
“桑林祷雨”是我国历史上的经典历史故事,在现在人看来,虽然带有一定的荒诞不经的神秘色彩,然而它反映的是民众对于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勇于自我奉献的英雄和圣贤的敬仰之情。这种对于英雄的敬仰,对于圣贤的爱戴,对于道义的坚持追求,它们是我们这个民族持之不变的精神信仰。
后来,后人为纪念商汤以身祷雨,拯救天下苍生的功德,将此地的高台称为祷雨台,把桑林之名改为桑堌。
桑堌在明清《夏邑县志》中也是有记载,其位于夏邑小白河南岸吴庄村东头,自古以来就是夏邑十八堌堆之一,后人将此地奉为“圣迹”,建庙立牌供奉之,保佑一地平安,风调雨顺。
明朝洪武年间,商汤祷雨高台的附近兴建了一座高大的庙宇,名为“兴福寺”,取“汤王祷雨兴商而万民得福”之意。后因当地吴庄村吴姓村民负责管理,俗称为吴家寺。每逢农历的二月十九日商汤祷雨的这一天,为纪念商汤这一拯救天下苍生这一的壮举,当地民众在吴家寺附近都要举行盛大的祈福庙会。把过去的祈雨台纪念之地,转变成现在商业交易的经济盛会,神圣主义世俗化,神圣与世俗并行,这也应该是中国人的一大独特创举吧。
二、桑堌集的由来
桑堌成名悠久,然而何时在这里形成集市,这个问题还有从商丘明代的历史名人沈鲤沈阁老卖瓦盆的故事说起。
明朝万历年间,在桑堌西南有一户姓沈的村民,以烧瓦盆为生。一日,他用车推盆到商丘归德府去卖,遇上坡路非常陡比较难推,这时候适逢致仕在家的沈鲤沈阁老微服私访正好路过此处。于是,沈氏就高声对沈阁老喊道:“大哥帮我推推车可以吗?”。沈鲤听到非常怪奇,怎么有人喊大哥呢?看到沈氏的状况,便全力相助,两人合力把车推上坡。待车推上土坡,两人闲谈,遂问其何姓氏,推车人回答道自己姓沈,沈阁老说自己也姓沈,咱们兄弟相称吧?于是,二人便成了兄弟。
沈阁老见卖盆人贫寒,便把卖盆人领到府中,将瓦盆送给归德府地方的大小官员,大官给大盆,小官给小盆,按盆大小收银子,因此,沈氏获银甚多,成为当地的首富。沈氏回家之后,就在家中盖起了楼房,美其名曰沈楼。沈氏一家人丁兴旺,又依仗沈阁老权势,并在当地兴起集市,改沈楼为沈集。
时间就这样如此过去了很多年,有一年适逢沈阁老寿诞,年老中举的夏邑县姓边的知县来归德府沈阁老府上拜寿,途经沈集,被当地姓沈的一位新科举人招待吃饭。席间,沈举人自恃少年得志,又倚仗与沈阁老同宗,得意洋洋,趾高气扬,言辞间对于边知县态度非常不逊,颇为藐视,其吟诗曰:“沈集古来有,栗邑坐老朽”。其骄纵傲慢之姿态让年老的边知县感到非常不满。边知县在集市上又见村民赌博成风,民风骄纵,无人敢管。又因为年老体衰的边知县因走路不稳,不慎在被村民乱泼污水的小街上滑倒,遭到村民嘲笑。弄得非常尴尬的边知县恼羞成怒。边知县到归德府后,便向沈阁老言及此事,沈阁老听完汇报后也发出了对于这一现象要严格整治的口谕。老知县得了沈阁老的口谕,回来后,差衙皂驱赶殴打沈集村民及赶集之人等。从此无人再敢来沈集赶集,改在临近路旁的桑树林下进行交易,逐渐形成了集市。后来不少商贾在这里买地,建房,长期定居做生意,形成集市,并且集市越来越兴盛。桑堌便由此得集,称做桑堌集,也叫桑树集。
三、桑堌集的吴家寺遗址
桑堌集的历史悠久,其吴家寺遗址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它的文化底蕴极为厚厚重,这里孕育着灿辉辉煌的文明。
吴家寺遗址位于夏邑县西南部桑堌镇,是商王朝开国之君成汤舍身祈雨泽惠百姓之处,古称“桑林社”。是豫东东部一处文物保护区,著名历史的古迹。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文物二队在豫东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的,
1988年,商丘地区文物考古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共清理墓葬38座,出土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内容、题材独特的画像石。
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专家郑光及中美联合考古队等对遗址又进行了二次考察,采集到非常重要的标本。其上层探明遗址上层有明清时期的瓷器残片和建筑构件;二层有大量的汉代空心砖墓和石椁墓,空心砖有许多画有红色彩绘,石椁墓有一部分为画像石墓,出土有陶鼎、罐、豆、壶等文物;三层为商周文化层,遗址主要是陶片,能够看出器形的鬲、尊、瓮、盆等,第四层最为古老,是商代灰坑打破龙山文化层,出土大量陶、石、骨、蚌及鹿角等文物,属于河南龙山文化层。
通过考古的出土物证,专家认定该遗址是豫东地区一处比较重要的古文化遗址,文化堆积丰厚,有完整的文物链,也为研究夏商历史和文化渊源提供了实物资料。现存该遗址南北宽135米,东西已探知长约240余米,最高处约高出地面3米。2001年被命名“吴家寺遗址”。
尤其值得让人称奇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吴家寺遗址发掘出多个汉画像石墓,时代为西汉前期。其中有几块画像石的内容尤为奇特,在凸形高台上植有常青树,树上一鸟,形似燕子。凸形高台上还有一竖杆,杆上有绶带系璧。高台建筑是“商族人”特有的建筑形式,树上立一鸟应是喻“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璧为祭天的重器,用绶带系璧于高台立杆上应是一种祭祀行为。这些西汉的画像石,正是反映商汤在桑堌祭天祷雨的故事。
这些文物的出土也为这里是商汤桑林祷雨的故事发生地提供了考古文物方面的支撑。这也充分证明这里也是殷商遗址,为殷商探源工程提供了确凿的历史文物证据。
时光悠悠,岁月如歌,几千年岁月沧桑也不过一瞬。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月的流逝都会给与我们无数的感慨与遐想,伫立在吴家寺遗址前,凝视着周围的一切,回望桑堌集的历史典故,好像它们并不遥远,仿佛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昨天。它们身上彰显的精神魅力和文化传承并没有因时光的遥远而中断消失,是我们这个千年民族长期屹立世界的精神信仰。
(作者刘金芳系网商社科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