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影像记录 >> 方志影像

范仲淹与应天书院(二):读书苦不苦,看看范仲淹

发布日期: 2024-06-27 来源: 本站

  1011年春,范仲淹在应天书院的读书生活开始了,直到1015年三月考中进士。在这长达4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范仲淹在应天书院的读书生活是十分清苦的,但他心有大志,以苦为乐,最终成为北宋王朝的栋梁之材,成为天下士人的楷模。

  范仲淹来应天书院读书的时候,是皇帝给“应天府书院”赐匾(1009年)的第三年,此时正是应天书院的鼎盛时期。他十分珍惜这一大好时机,刻苦攻读,立志成才。在这里,有名师指教,与众多的同学切磋学问,又有大量的书藉可供学习参考。他如鱼得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伏天,昼夜苦读。

  少年立志

  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曾立下志向:要么当名相,要么当名医。当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造福天下的百姓。后来的历史证明,范仲淹位至参知政事,当了副宰相,与宋仁宗、韩琦等人一起,开展了彪炳史册的“庆历新政”。如果当不了宰相,范仲淹说,他就当一名医生,用自己手中的医术,救死扶伤,解除天下人的病痛之苦。

  好一个范仲淹,这志向,太令人称羡。

  范仲淹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人,他的志向是当大官,当最大的官,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他当官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变革主张,从而造福天下的百姓。如果当不了大官,那就求其次,当个医生总可以吧。医生是个职业技术岗位,在北宋时期可能还不能评职称,但却是一个令人尊重的岗位,人虽微,活不轻。这正如当年的孔子,他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中间的艰难困苦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他在所不辞,“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以自己伟大而恒久的使命感,完成了他的长途旅行,传播了他的仁政德治主张,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半部治天下”的《论语》。

  理想,是人生的启航灯;立志,是前行中的一束光。一个人,有了理想,就有了未来,有了光明。范仲淹的理想,穿越历史千年,依然闪闪发光,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今天前行的路——无论你什么职业,做多大的官,有多少钱,所有的目的都不是索取,而是奉献,造福天下的百姓。即便很卑微,贡献也不大,但只要不自私,你的这束光就会长明,你的翅膀,就能翱翔蓝天。

  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粥

  范仲淹在山东长山醴泉寺读书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划粥断齑”的故事。

  过去的士人,被称为寒士,杜甫就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这个寒士,一是没有家庭背景,地位寒微,二是生活贫寒,范仲淹大抵就是这样的寒士。生活中,偏偏有人喜欢这样的寒士。范仲淹的岳父家,就特别喜欢没有家庭背景的寒士,认为这样的寒士可靠、有前途,于是给家里的女孩找对象,寒士成为首选。这也是范仲淹能娶应天府李氏为妻的原因。

  在来应天书院读书之前,范仲淹在醴泉寺跟着一个僧人学习。生活自然是寒苦的。据宋朝魏泰《东轩笔录》记载:“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这“划粥断齑”成语,说的就是范仲淹在醴泉寺的读书生活。他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将姜、蒜、辣椒等捣碎,作为腌菜佐食,就这样整整吃了三年。

  范仲淹到了应天书院,尽管有宁陵的朱氏族人接济,但日子依然很苦。有时候,他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粥,即便是一顿粥,有时到天很晚了才能吃上。有个睢阳的同学,家里富裕一些,看着范仲淹怪可怜,就让家里多做一些饭食,一部分给范仲淹吃。但范仲淹不吃。他说,我不是不想吃,也不是不感谢你的帮助,但我吃粥习惯了,如果今天吃了你给的美食,以后还怎么吃粥呢?为了继续吃粥,范仲淹礼绝了同学的好意。

  这种生活状况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但范仲淹并不在意,他一心扑在学习上。在应天书院读书期间,范仲淹写过一首《睢阳学舍书怀》诗,他以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自励。他说“瓢思颜子心还乐”,这是以诗明志。孔子曾高度赞扬过颜回,连说两遍“贤哉回也”——颜回真是个大贤人啊,真是个有德行、有修养的人啊,你看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盛饭用的竹器;瓢,切开的葫芦;陋巷,狭小的巷子,贫困人家住的地方。孔子说:颜回有贤德,他的生活是一箪饭,一瓢冷水,住在贫民区里,别人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而颜回却处之泰然,不改其乐。文献记载说范仲淹夜晚读书困了的时候,就“以水沃面”——用冷水洗洗脸,继续读书写作,并且“五年未曾解衣就枕”。

  同样是在贫困之中,为什么有人忧,有人乐。原因在于志向不同。一般的人,处于贫寒而思慕富贵,求之不得,便唉声叹气,忧了起来; 颜回及范仲淹,处于贫寒而向往大道,求道而得道,自然乐不自胜。这不禁让我想起当下的一些情况,高下分明。朝鲜有个学者,叫魏伯珪,他也是《论语》研究专家,在读到孔子赞颂颜回这句话时,很有感触地说:“人能处贫而堪之,则已过人一筹;能安之,则过堪一筹;能乐之,则又上一等。”读者朋友,这“堪”“安”“乐”的阶梯,你爬上了几层?

  皇帝是要见的,但不是现在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宋真宗到亳州太清宫谒拜,在返回汴京的途中来到应天府。皇帝到达府城的消息轰动了商丘,大街小巷挤满了想看皇帝的人。范仲淹不为所动,仍一个人留在书院里读书。同学们回来后问他为什么不去看皇帝,他非常认真地说:皇帝是要见的,但等以后再见也不迟(“异日见之未晚”)。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当时的范仲淹具有何等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进士及第,时年26岁,成为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殿试的时候,与皇帝近在迟尺,完成了他见皇帝的愿望。后在从官特别是“庆历新政”时期,他几乎与皇帝朝夕相处。看了范仲淹的这份简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来日方长”!

1-1.jpg

主办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联系电话:0370-3288512 电子邮箱:sqswdsbyk@163.com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