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方志研究

虞城县有一座伊尹墓

发布日期: 2024-10-03 来源: 本站

  在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后有一座伊尹墓,墓主人伊尹是一位影响世界的历史伟人,他不仅是中华烹饪鼻祖、中华汤药鼻祖、中华教育奠基人,而且是千古名相----商朝第一任宰相。

4.jpg

  伊尹在世时取得了不朽的功绩,他的事迹在很多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

  据《虞城县志》记载:伊尹,名挚,生于空桑,因其母居住在伊水,故名伊,尹是官名。

  相传,伊尹原是有莘氏的奴仆,后用为庖人。在为庖人期间,对烹饪技术颇有研究,并创用陶器煎制汤药,为百姓治病 。商汤听说伊尹很有才能,便以币聘之,有莘氏留而不放。汤乃向有莘氏求婚,有莘氏之君遂嫁女于汤,伊尹便作为陪臣随从。

  汤开始任用伊尹为“小臣”,后任以国政,汤灭夏桀后尊伊尹为阿衡(相当于宰相)。

  伊尹百岁卒,商王沃丁以天子礼葬其于亳,今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后伊尹墓即此。

  伊尹墓地有柏树林,墓、祠、林占地14000平方米。墓高3米,周长46米,墓周青灰色条石镶砌,墓地有一百八十三棵高大古柏,密茂参天,西南角有鸟柏一株,枝叶呈鸟形,坟前墓碑为清同治年间所立,篆字题名:“元圣墓碑”(即伊尹墓碑)。

  墓前伊尹祠为汉代修建,后经元代张元忠、侯有造、明弘治年间知州周诰议、万历十年民众捐金二百余两更新等多次重修,原有祭殿、拜殿、卷棚、钟楼、配房、大门、围墙等,现仅存明末重修的祭殿两座和近期重修的祭殿一座。祠前有砖木结构花戏楼一座。

  1976年1月,该墓被列为县重点保护文物。1981年,“伊尹墓”作为辞条收入《中国名胜词典》。1984年,又对伊尹祠进行扩建。

  现在伊尹祠大门外有一条东西通道,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各种农产品、手工制品和现代化的商品琳琅满目,特别是逢集或有古庙会时,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购物的百姓、游客及祭拜的香客穿梭如织,大门对面的大戏台也会锣鼓喧天地唱起古装戏,台前被观众挤得水泄不通。但是,与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无论是游客还是祭拜的香客,只要走进伊尹祠大门里侧便会立即肃然起敬,平心静气地倾听讲解员的讲解或者细心观看石碑上关于伊尹的生平事迹。

  伊尹是位传奇式人物,他从出生就带有传奇色彩。据说他生于空桑,史书对空桑的具体地理位置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山东省曹县,第二种说法是在河南省杞县,第三种说法是在河南省伊川县。

  据《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伊尹的母亲居住在伊水之滨,身怀伊尹将要分娩时,梦见神告诉她:“臼出水而东走,无顾。”

  伊尹的母亲醒来后,果然发现臼内出水不止,就立即告诉邻里乡亲赶紧逃离。等到她向东跑了十里,忍不住还是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刚刚离开的地方已是一片汪洋。由于伊尹的母亲违背了神的意志,泄漏了天机,神对她进行了惩罚,将她变成了一棵空桑树。

  有侁氏的采桑女在一棵空桑树里发现了一个婴儿,她把这个婴儿抱回去交给了有侁氏的国君,国君让烰人(厨师)进行抚养。这个婴儿就是伊尹。

  至于伊尹是如何成为商朝的宰相,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伊尹要求见成汤而苦于没有门路,成汤娶有莘氏的女儿时,伊尹就给有莘氏女当了陪嫁的奴仆,伊尹背着饭锅砧板,用做菜的道理比喻治理国家的学问向成汤进言,协助成汤实现了王道的政治境界。

  另一种说法是:伊尹本是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使者去聘请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跟随成汤,他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君主的所作所为。成汤委任他管理国政。

  另外,《吕氏春秋.本味》及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伊尹身世和如何辅佐成汤立业的记载。

  关于伊尹的说法有很多种,无论哪一种说法更贴近事实,对伊尹出身贫贱协助成汤建立商朝并辅佐五位商王治国安邦的认识都是基本一致,这是伊尹从奴隶到宰相华丽转身的有力证明,也有力地证明了伊尹志存高远、明德向善的品格及超人的智慧和具备的治国安邦才能。

  夏朝的最后一位帝王夏桀统治时期,伊尹正在辅佐成汤。伊尹为了探察夏桀的真实情况,曾经离开商汤到夏桀那里,看到夏桀无道,十分憎恶,回到商都亳时,他从北门进城遇见了商汤的贤臣女鸠和女房,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篇章《女鸠》、《女房》,述说他离开夏桀重回商都的心情。

  伊尹曾经向成汤进言:善言听得进去,道德才会进步。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凡是有德行做好事的人都要任用为朝廷之官。强调“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主张 “居上克明,居下克忠”、“明德则天下存,失德则天下亡”。而成汤厚德,采纳了伊尹的政治理念,纳良言,任贤才,施仁政,成汤很快便成为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领袖。

  成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历时十多年的征战,终于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

  商朝建立后,伊尹又全力协助成汤治理朝政,建议成汤采取减轻征赋的政策,鼓励生产,安抚民心,成汤采纳了伊尹的建议,商朝的势力范围很快便扩展至黄河上游,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

  成汤在位十三年逝世,当时因太子太丁早亡而未能即位,伊尹就立太丁的弟弟外丙为帝,外丙即位三年逝世,伊尹又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伊尹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

  太甲元年,伊尹为谏训太甲,作了《伊训》、《肆命》、《俎后》。太甲当政三年后便开始昏庸暴虐,违背了成汤的法度,败坏了德业,因此,身为宰相的伊尹把他流放到成汤的葬地桐宫思过,桐宫即桐亭,古空桐泽边,在今虞城县李老家乡孙洼一带。此后三年,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

  太甲在桐宫思过三年,悔过自新,重新向善,于是,伊尹又把他迎回朝廷,把政权交还给他,从此太甲以理服人,以德治国,诸侯都来归附,百姓因此得以安宁。

  伊尹对太甲的做法很赞赏,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太甲,称他为太宗。

  太宗逝世后,太宗的儿子沃丁即位,沃丁当政期间伊尹去世,沃丁以天子的礼遇把伊尹葬在了亳地,即今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为了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咎单作了《沃丁》,以示后人。

  话到此处,对于伊尹生于空桑、协助成汤打天下并辅佐五位商王治天下的事迹已经有一个大致了解,但是,这其中有两点看法及一个事实不得不提。

  第一点看法:伊尹之所以有机会协助成汤开国立业,是成汤慧眼识才的结果。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伊尹纵然是匹千里马,如果没有成汤的慧眼识才,伊尹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而永无用武之地,这一点从昏庸无道的夏桀身上可以得到证明:伊尹曾经多次接近夏桀,而夏桀对伊尹的才能和品德却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第二点看法:伊尹明德扬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泽被后世。

  太甲昏庸暴虐不守汤法而被伊尹流放的故事,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又会让人感叹,这是何等的气魄和品格。这说明,一方面太甲的确无德而不能服众,需要修身养性,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说明伊尹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全局,甚至可以完全替代商王而改朝换代。但是,伊尹为了社会稳定,民众安宁,使商朝能长治久安,严格遵守汤法,遵循以德治国、依法依规治国的理念,既驾驭全局又不乱规制,他尊商王、树商王而又立商王,此等思想和品格被后来的思想家孔子、孟子、政治家吕不韦、史学家司马迁等大加赞赏,给后世的统治者和政治家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生活中的典范,这也是沃丁帝为何要以天子的礼遇葬伊尹于亳的有力回应。

  有一个事实需要声明:伊尹的墓葬地是商汤的都城所在地。伊尹去世后被葬在亳,即今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此地距离商都南亳(即今天的虞城县谷熟镇)不足三公里,属于商都的地域范畴。

  《虞城县志》大事记记载:商汤建都于南亳(今谷熟)。《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注:梁国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与司马迁的《史记》中伊尹去世被葬于亳的记载相吻合。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声明,是因为现在有很多人不了解商汤开国的建都地,而且还有很多地方甚至有些史学者围绕伊尹的出生地、墓葬地和商汤开国建都地一直在争论不休,争历史名人、争历史遗迹的硝烟始终不断。

  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是继承了伊尹的美德,始终用伊尹的思想武装民众,用伊尹的美德教化民众,用伊尹的精神指导民众,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视伊尹的美德、思想和精神置若罔闻,统统抛在一边,既使是伊尹故里或者是伊尹墓葬地,意义又会如何?

  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具魅力,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也是如此,但是,一个地方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不完全在于历史名人或者历史遗迹,而是让这个地方沐浴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脚踏实地的做历史文化的传承者,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社会,熏陶民众,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深入人心,使它拥有淳朴的民风,井然的秩序,积极向上、和谐相处的风尚,才是根本,而不是只争名分。

  伊尹这位被世人尊为“元圣”的圣人,如果有在天之灵,也决不愿看到因他而“硝烟”四起。

  总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伊尹是中华历史名人,伊尹精神和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精神财富。因此,无论关于伊尹的身世和葬地有多少争议,也无论有多少种结果,虞城人民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一定会继承伊尹高尚的品德,将伊尹思想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备注:

  一、商汤见伊尹的历史记载:

  《墨子·贵义喻》原文: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①。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②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注:①御:驾车;②赐:恩惠,恩德)

  翻译:过去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半路上,彭氏之子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

  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

  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个曾做过奴隶的人。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他就行了,对他来讲那样已经是蒙受恩遇了!”

  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二、[赞]伊尹庙碑赞

  宋·宋真宗

  始就于桀,以劝人臣之谊;后归于汤,以济天下之难。咸有一德,敷佑万方。大节昭明,嗣王服其训;余庆不坠,令子承其家。旧礼攸存,明祀新享。朕因驻跸,永用怀贤。聊复刻铭,庶几旌善。赞日:成汤之仁,溥率来宾。阿衡之告,天辅成功。民难既平,嘉谟实真。王室不衰,大训可知。苹蘩之祭,传于永世。金石之刻,表于褒德。

  注:宋真宗即宋朝皇帝赵恒。(摘自1991年版《虞城县志》)


主办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联系电话:0370-3288512 电子邮箱:sqswdsbyk@163.com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