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耿玉璞,安徽省萧县人。1927年春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加入中共党组织。“七一五”宁汉合流后,回到家乡萧县。1928年,经党组织安排,在萧县黄口任职,后在萧县师范、沛县师范任教,并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白色恐怖日益严重时脱离党组织。1935年任国民党萧县袁圩区区长,后在其宗派斗争中被撤职。1937年12月与中共萧铜工委接上关系,由县动委会提名任袁圩区区长。萧县沦陷前,党组织派人去改造袁圩区区队,他不予支持。1938年5月萧县沦陷后,他以抗日名义组织十余人的看家队,后发展为几十人的抗日游击小组。1938年夏秋,其部被编入萧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十六大队,他任大队长。1938年12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挺进湖西地区抗日后,萧县的抗日武装被编为苏鲁豫支队序列。1939年1月,他被任命为湖西抗日新义勇队二总队总队长。5 月,他改任由二总队改编的苏鲁豫支队游击第七大队大队长(相当于团)。同年7月,部队建制改编,他改任苏鲁豫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职务。
1939年9月,苏鲁豫区党委管辖的陇海路南、津浦路西地区划归中原局领导。10月,彭雪枫等在豫皖苏地区对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四军游击支队进行整编,下辖三个主力团和四个总队,萧宿永支队和宿县独立大队被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三总队,他任三总队总队长。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六支队时,他任六支队三总队总队长。1940年6 月,八路军第二纵队三四四旅、新编第二旅等南下豫皖苏地区抗日,与新四军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并成立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8月,他调任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他对任此职极为不满,认为是明升暗降夺了兵权。10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豫皖苏边区敌情局势日趋紧张。四纵主力又开辟淮上及永城以北地区,豫皖苏后方空虚。11月下旬,他擅自带领警卫连离开涡北司令部驻地,回到家乡萧县,随在此活动的四纵六旅副旅长兼十八团团长吴信容部活动。1940年12月12日,他伙同吴信容、刘子仁(六旅十七团团长),打着“叛军不叛党”的旗号,蒙蔽裹胁部下官兵近两千人枪,在永(城)萧(县)边境发动武装叛变,逮捕杀害外来的中共党员干部。
耿蕴斋叛变后,曾多次配合国民党顽固派刘瑞歧部,袭击中共萧县抗日民主政府及独立旅驻地。1941年3月,他被国民党任命为苏鲁豫皖边区游击第一挺进纵队少将司令。后他又投靠王仲廉部,任闲达参议一职,不久升任国民党苏北游击副总指挥职务。1950年底被人民政府逮捕,1951年获释,1956年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