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铁峰(1880—1939),名家树,字伯珊,河南省睢县苗楼村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出口成章,颇得老师赞赏,因无钱行贿主考官,所以屡次科考不第。
1898年,清廷废科举兴学堂,苗铁峰考入开封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睢县劝学所任劝学员,和劝学所所长徐二先生深入乡镇广为宣传,克服重重困难在县城内萧曹庙首办一所高等小学堂,继之又在铁佛寺、苗楼、阎土楼和马庄办了几所初级小学,是睢县废科举兴学堂的首创人之一,为睢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11年,苗铁峰受革命思想影响,参加同盟会,宣传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他主动剪发,并动员家人放足,和河堤马庄红庄红枪会首马变三共同在睢县发表讨袁檄文,后遭受通缉,逃离他乡。袁世凯死后,他返回故里,是睢县四位同盟会员之一。
1925年,五卅惨案消息传开,苗铁峰义愤填膺地向学生揭露这一流血惨案的事实真相,对学生进行反帝反殖民主义宣传教育。同学们在他的鼓舞下,纷纷谴责帝国主义暴行,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1926年,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苗铁峰四处奔走串联,和杜如珩、罗文彬、李西峰、马集勋、陈子英、吴绍周等有志之士商定,派代表去洛阳,向军阀头子吴佩孚请愿。遭吴拒绝后,苗铁峰并不灰心,在家乡创建红学团,组织红枪会抗捐抗税,并于1926年5月,和徐钟乾等睢县4乡18个红学团,数万名红枪会员包围县城攻打军阀,组织农民大暴动。
在斗争实践中,苗铁峰的视野逐渐开阔,大量阅读革命书籍,开始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又结识了萧人鹄、张海峰、吴芝圃、于秀民等共产党员,从他们那里获得诸多教益。于秀民是当时的睢县县委书记,他认为苗铁峰思想进步,便到苗楼举办读书会,开办平民夜校,常和苗铁峰商讨农运问题,使苗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升华。1926年冬,经萧人鹄、张海峰介绍,苗铁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苗铁峰不但一人革命,还带动全家革命。1927年春,他与于秀民商议把二儿子苗子丰送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大儿子苗泽生作为睢县武装农民代表,参加了在武昌召开的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会后,苗泽生留在武昌恽代英主办的军事政治训练班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原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开展,积极迎接北伐军。这时苗铁峰在萧人鹄、吴芝圃、于秀民等人领导下,与各区乡的农民武装团体联系,成立了国民革命军河南别动队第二纵队睢县支队,苗铁峰被委任为支队参谋长。他积极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改造红枪会,扩大农会组织,参与打倒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各种革命活动。
1927年4月9日,武汉政府举行北伐誓师大会。苗铁峰的两个儿子苗泽生、苗子丰皆报名参加北伐,被编入政治部特别政治大队。他们回家后苗铁峰积极帮助其开展工作,并在于秀民指导下,于1927年5月,和杜如珩、李西峰、马集勋等带领河南别动队第二纵队睢县支队占领县城,杀了县长马振祺和监狱长程万珠,释放了监狱在押的无辜犯人。农民武装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商店照常营业,秩序井然,民心大振。但不久,蒋、冯联合反共,冯玉祥主政河南,派军驻防睢县,农民武装被迫撤出县城。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于秀民调回省委,临行前召开党团员骨干会议,委派苗铁峰和李西峰成立中共地下领导小组,保持着党员同组织的联系,安排党员找职业掩护,转入隐蔽斗争。
此时,豫东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吴芝圃被河南省当局下令通缉,不能在本县活动,苗铁峰的家就成了他隐蔽工作和食宿的地方。在五六年的时间里,为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苗铁峰介绍吴芝圃到永城教书。苗铁锋的家也成了吴芝圃平常的落脚点和开展革命的地方。吴芝圃在苗铁峰的家开办平民夜校,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睢县第二届地下委员会。苗铁峰的儿子苗泽生为县委书记。县委的活动任务,大部分由苗铁峰负责。
七七事变后,华北大片国土相继沦陷。面对危难时局,苗铁峰忧心如焚,带领全家人共赴国难。1938年1月,中共领导的开封光明话剧团来睢县演出,苗铁峰趁机在社会上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为了筹建抗日武装,他把从前线溃逃下来的“国军”散兵游勇的武器收买收缴起来,帮助大儿子苗泽生,在苗楼组织起一支80余人的抗日游击队。广大群众纷纷献钱献物,表示拥护支持。5月31日睢县沦陷,苗楼游击队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后编入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
同年7月,共产党领导的西华抗日部队在沈东平的率领下东渡新黄河,进军到睢县平岗一带。苗铁峰发动群众募捐,慰劳部队,动员群众给战士赶制一些紫花布军装,使战士们受到很大鼓舞。后来这支队伍伏击日军受挫,沈东平等18勇士壮烈牺牲,苗铁峰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到现场向烈士致哀,并发动群众捐献棺木,将烈士遗体安葬在平岗小学东侧的广场上。
苗铁峰创建,苗九锐题名的苗楼小学
同年秋,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在西华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苗铁峰的大儿子、三儿子均随军东去,二儿子在外从事抗日革命斗争,他留在家坚持斗争。
日伪和地方反动武装把苗铁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39年6月19日,苗铁峰去平岗买菜,在街上发现情况异常,急速往家里走,到惠济河南端,被预先埋伏在那里的七八个匪徒持枪击中而牺牲。这位带领全家革命、唤醒广大群众抗日的先驱者,时年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