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红色印记 >> 红色故事

刘贯一

发布日期: 2024-09-09 来源: 本站

  刘贯一(1908—1991),原名景熙,曾用名刘稚秋,曾化名刘明轩、芦德明,1908年生于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大兴庄的一个中农家庭。他自幼读私塾,后进入新式学校,16岁时,因家庭败落,被迫中断学业到北平一家商号当学徒。1924年冬,他在包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9年11月,根据刘少奇建议,豫皖苏区党委决定派刘贯一接管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开辟的夏邑政权。12月,刘贯一任中共豫皖苏夏邑县委书记兼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来时带12人、两匹马、一支驳壳枪,驻夏邑县第二区。他根据二区革命政权比较巩固、又是一总队的主要防区等有利条件,决定以二区为基地开展工作。二区的孔庆同,有武装 1000 多人。经上级批准,刘贯一对孔采取既利用又防范的策略,将孔部改编为县大队,自任大队长,孔任大队副(后编入一总队建制),并建立起二区一个区队和县政府的一个连队。他主持连续办了两期培训班。刘贯一和其他同志白天轮流讲课,晚上找积极分子个别谈话,宣讲革命道理。共培训100多人,发展党员20多名,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培养了骨干。

  1940 年2月,夏永砀中心县建立,刘贯一仍任县长。在夏邑和夏永砀半年多时间里,他带领一班人很好地完成了武装建设、政权建设、组织建设,并深入细致地做了许多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同时发动群众,大挖抗日沟。抗日沟沟沟相连,使村村相通,纵横交错,阻滞了敌人的进攻,掩护了抗日军民的安全,是夏永砀人民的一大创举。

  刘贯一在豫皖苏区党委开会,上级命令他速返夏邑,办理给养并掩护八路军安全通过。他带警卫员侯宝山立即骑马北行。在返夏途中,同土顽遭遇,刘贯一头部负伤,并与侯宝山奋力还击,随后跳入抗日沟,甩开敌人。他说:“我在夏邑性命没丢,多亏有了抗日沟。”

  当时,干部、战士吃饱肚子尚且困难,穿衣就更难了。干部战士常常是冬天降临了,却换不上冬装,还穿着夏天的单裤褂;夏天到了,还穿着冬天的棉袄裤,根本没有替换的衣服。又加上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地袭扰根据地,战士们和在地方上工作的同志,经常是昼伏夜行,在野地里露营。进到村里,也多是在群众的牲口屋里或草窝里和衣而眠,情况异常紧张,一夜不知要换几个地方。白天黑夜就那么一身衣服,又没有条件经常洗澡,时间一长,每人身上都生满了虱子。工作和战斗紧张时,谁也顾不得管,偶尔闲来,便觉得奇痒难耐。当年初夏的一天,中共夏永砀中心县党政领导在一农家院中开会。会议间隙,因天气暖和,大家不约而同地脱下棉衣捉虱子。县委书记王学明看衣服上虱子太多,干脆拿起笤帚扫。其他同志如法炮制,结果一人扫了一小把。县长刘贯一不无感慨地说:“虱子本是‘革命虫’,谁生得多谁光荣!”大家哄堂大笑,这句顺口溜也逐渐流传开去。

  同年7月,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第三四四旅3个团和新二旅两个团,由翼鲁豫南下,与新四军第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8月,刘贯一调任四纵队敌工部长。1941年年初,第四纵队改称新四军第四师,刘贯一任师敌工部长。

  1941年1月,刘贯一派张文华到淮上办事处筹建敌工科,姚克、邵光去蕲县集开展工作。他们在刘贯一的指导下,往来湖沟、固镇、任桥、西坡寺、蕲县集等地,争取到方店子伪集长方德新、湖沟自卫集团团长方振亚和单俊卿兄弟、伪区员黄化斋以及徐荫堂驻固镇部的支持,基本上打开工作局面。经过刘贯一和淮上敌工科的耐心工作,宿工南开明绅士张兰舟经常运输电器材料、布匹之类的货物到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去,以缓解边区和新四军物资供应的短缺;蕲县集爱国青年王峙宇组织起当地青年农民抗日,这支武装后来发展到6个中队约400人,和宿东、宿西等地游击队协力打击日伪军。

  4月下旬,国民党九十二军一四二师四二五团在团长陈锐霆的率领下于怀远褚集举行反内战起义,刘贯一在蕲县集接待,并帮助起义部队顺利越过津浦路,到达皖东北抗日根据地。5月初,他接到掩护,四师东撤的任务后,便立即相继召集人员研究制定四师由西向东越过,津浦铁路的方案。5月7日晚10点,他们引领彭雪枫师长率四师第一梯队顺利跨过津浦铁路,安全到达皖东抗日根据地。5А中下旬,引领四师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四师二十旅政委赖毅率第二、第三梯队抵望达苏皖地区。6月,护送路西的一批留守人员路过。7月护送路西已沦为敌伪区中的伤员路过。至此,津浦西的新四军四师全体人员安全顺利地撤到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如此不损一人一枪,不放一发子弹的大规模军事转移,可以称为奇迹。为此,刘贯一受新四军军部通令嘉奖。不久,他调任新四军军部敌工科长、军法处长,直至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刘贯一先后任华东局国军工作部副部长、华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兼解放军军官总团政委。1949年大军渡江时,留任山东分局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贯一曾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及抗美援朝总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1963年,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

  “文化大革命”中,刘贯一受到诬陷,蒙冤8年之久,1981年平反昭雪,恢复组织生活。此后,他不顾年老体弱,先后任《冯玉祥选集》《新四军及华东七省市地区敌军工作史》主编,兼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征编委顾问,还撰写百万余字的回忆录,为研究中共党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1991年,刘贯一于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岳 华)

  来源:中共商丘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主办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联系电话:0370-3288512 电子邮箱:sqswdsbyk@163.com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